Share via


現場筆記IM 面試

Nathan G. Jensen

我們公司最近 在網路上登廣告尋找資深軟體工程師 (電子通勤族),我們馬上被世界各地的求職信淹沒。身為開發組長,我的職務是與這一大群候選人進行技術面試。我厭煩地開始查看這一冗長的名單,掃視一個接一個自滿的履歷表。我從經驗得知這些求職者中大多數可能都不合格,這也是這麼有必要進行技術面試的原因。

正當我打算對這一長排的人一一進行電話面試時,我心想:「這得花上一個月的時間!」,然後我頓時靈機一動。天空掉下了一個從偉大的 IT 部門激發的頓悟、願景和構想:何不透過 IM 進行面試!真是太聰明了! 而且成效非凡。

我開始透過 BCC 大量寄出電子郵件給所有的候選人,解釋需要進行一項徹底的技術面試,而通訊的方式是 Windows Live™ Messenger — 而不是電話。這封電子郵件過濾掉幾乎一半的求職者,或許是因為他們深知在技術面試沒辦法吹噓。對於剩下的求職者,我覺得 IM 聊天應該可行,因為我對標準的技術問題想要有直接的答案,乾淨俐落。在這個階段的面試過程,應變技巧和口說能力並不重要。

圖表 我開了好幾個 IM 視窗,像打地鼠一樣向他們個個發出技術問題。

圖表** 我開了好幾個 IM 視窗,像打地鼠一樣向他們個個發出技術問題。 **(按影像可放大)

我的第一個評斷是這類高科技形式的面試不但省時又省錢,不用花電話費。而當求職者開始 Ping 我進行面試時,我發現我一次可以同步有效率地回覆好幾個人。這真的蠻好玩的, 我開了好幾個 IM 視窗,像打地鼠一樣向他們個個發出技術問題。而且因為我已經預先打好問題,這基本上是在操練我複製和剪貼的技巧。

我小心翼翼在網路上過濾我的問題,以防有人從網際網路上找到巧妙的解答。如果有人的答案看起來像是從發表的文章或官方文件抄來的,就會很明顯。此外,Windows Live Messenger 也可以追蹤每個回應的時間戳記,讓您稍後回頭判斷哪些候選人花太久的時間回答。

另外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叫好」時刻是,當我身處這些並排的 IM 聊天視窗時,我的電話響了,然後我發現我可以一邊繼續面試一邊講電話。可說是達到了多執行緒效率的極致!

正當我以為這活兒再輕鬆也不過了,又出現了另一個優點。我對進行電話技術面試最不能忍受的是當我問一個簡短的問題並預期簡短的答案時,得到的卻是五分鐘的長篇大論。而使用 IM,就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求職者傾向於使 IM 回覆簡明扼要。

在每個面試的最後,我都會儲存聊天記錄,以便作為稍後複閱和評估用。我也可以將這些記錄寄給我老闆,作客觀的比較。最後,整個過程花了幾個小時,根本不用花一整個禮拜與 25 名候選人進行電話面試。

我對這項新發現再滿意也不過了。我們雇用了快速發回正確答案的人,並與我老闆透過電話進行了一次合宜的「應變技巧」面試。這種方式迅速、有效又有建設性,並在職缺公佈的幾天後就找到了適當的人選。

Nathan G. Jensen 是一名網路開發組長兼自由作家,現居鹽湖城。您可以造訪 builderdash.com 與他連絡。

© 2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nd CMP Media, LLC. 保留所有權利;未經允許,嚴禁部分或全部複製.